網站首頁
醫院概況
院務動態
�?平榻B
專家介紹
機構設置
信息公開
文化建設
人力資源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目前患病率很高,在我國,高尿酸血癥的患病率為5.0%~23.4%,痛風的患病率在1%~3%,這意味著我國有將近4000萬痛風患者,隨著生活水平提高,發病率還在逐年上升。由于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健康等因素,青少年占比越來越高。
高尿酸血癥屬于代謝性風濕疾病,和其他“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并稱為“四高”,發病早期可以不伴有任何身體不適,容易當成一種“小病”被忽視,尤其是年輕人。但日積月累,會對我們身體造成各種不可逆的損傷,發展成為“大病”,對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每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風日,今年“世界痛風日”的主題是“走出誤區 回歸科學”。在這個特別的日子來臨前,婺源縣婦幼保健院風濕免疫科為大家梳理了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相關的科普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什么是痛風及高尿酸血癥,它對我們身體具體有哪些危害,該怎樣進行防治。
一、什么是痛風?
血液或組織中的尿酸超過一定的飽和度(>420μmol/L)會形成尿酸鈉結晶,并沉積在腎臟、軟組織、關節等部位,誘發局部炎癥和組織破壞,導致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尿酸性腎病和腎結石,稱為痛風。其中80%以上的痛風患者因痛風性關節炎就診于風濕免疫科,所以有學者將痛風性關節炎代指痛風。
二、什么是高尿酸血癥?
日常飲食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 420μmol/L,女性> 360μmol/L即為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紊亂引起的代謝異常綜合征。
三、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危害
痛風不只是在急性發作時給我們帶來痛苦,在間歇期/慢性期,如果長期高尿酸血癥不加以控制,也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巨大傷害,嚴重影響我們日常工作學習及生活,給個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主要有以下危害:
1.關節損傷、畸形,致殘:反復急性痛風的發作以及長期痛風石(致殘主要因素),可以導致關節骨質破壞,最終導致關節不可逆性損害,活動障礙、畸形,甚至致殘,其中痛風石的致殘率為36.8%。
2.腎臟損傷:在痛風的發病過程中,尿酸鹽可以沉積在泌尿系統,導致急慢性痛風性腎病,尿酸性腎結石,甚至腎衰竭,痛風性腎病患病率目前高達74%,是慢性腎衰竭的主要因素。
3.心腦血管疾�。�高尿酸血癥是心肌梗死、心衰、急性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血尿酸水平每升高60μmol/L,女性心血管病病死率和缺血性心臟病病死率增加26%和30%,男性增加9%和17%。
痛風反復發作及長期高尿酸血癥可以導致以及死亡,我們一定要規范診治,預防并發癥,不要讓“小病”成“大病”;對于高�;颊�,要定期監測血尿酸,做好預防,減少發病。
四、痛風及高尿酸血癥防治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屬于慢性病,除了在醫院規范診治,自我管理同樣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下防治措施:
均衡飲食:以低嘌呤飲食為主,嚴格限制動物內臟、海產品和肉類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入。鼓勵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
五、高尿酸血癥的飲食建議
1.大量飲水:心腎功能正常人群,大量飲水(2000-3000ml/天)有助于病情緩解,建議以白開水為主,也可以適當飲用蘇打水、乳制品、淡茶,但應避免碳酸飲料、橙汁、蘋果汁等含糖量高、熱卡高、果糖高飲料。
2.多吃水果:建議食用果糖含量低,富含鉀元素及維生素C的水果,比如櫻桃、草莓、菠蘿、西瓜、桃子等。
4.控制體重:建議BMI指數控制在18.5-23.9kg/m^2,可以降低血尿酸水平,緩解負重關節壓力。
5.科學運動:建議適當堅持有氧運動,比如騎自行車、游泳、慢跑等,應當避免急性期運動、劇烈運動、關節受涼等。
6.其他:包括戒煙、規律作息、其他慢性病防治等。
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疾病本身不可怕,只要我們規范診治,科學防控,可以減少疾病對身體的傷害;可怕的是我們對健康的忽視,對疾病的不重視,任由疾病發展,最終導致關節畸形,內臟功能衰竭,甚至危害生命。
備案證編號:贛ICP備1400141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