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孕期的女性最美,可腳腫了、腿腫了、手腫了,連腳脖子都腫得看不見了,還美嗎?
有的媽咪在孕期會變成容易水腫的體質,特別到了孕晚期,水腫到連鞋子都穿不進去,一般孕期水腫會以下肢水腫更為常見。

那對付“孕期水腫”這個大魔頭,孕媽咪要用什么方法呢?
一、孕期為什么會容易水腫?
孕期水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妊娠子宮增大,壓迫靜脈,造成靜脈回流受阻造成的。
1、孕媽咪從懷孕第6周開始血容量就逐漸增加,34周達到高峰,并在這個水平上一直維持到產后兩周才恢復到孕前水平。血容量可比非孕期增加40%左右,血容量增加后,組織間液也會增加。
2、血液增加時,血漿的增加比血球等的增加要多,所以血液成分會相對稀釋,血漿白蛋白的相對濃度也比非孕期時要低。導致孕期血漿滲透壓要比非孕期低,這樣就使血流中的水分容易滲透到組織間液中,造成下肢水腫。
3、妊娠后子宮增大,使骨盆內壓力增高,從而使下肢靜脈血流受到影響。這也是下肢浮腫的重要原因之一。
4、有的病理性水腫是由疾病導致的,多由疾病造成,例如妊娠毒血癥、腎臟病、心臟病或其他肝臟方面的疾病等。這些疾病不僅會對準媽媽的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胎兒的健康也會有危害。
隨著懷孕周數的增加,孕婦的水腫現象會日益明顯。
這種現象在孕期相當普遍,腳掌、腳踝、小腿是最常出現水腫的部位,有時候甚至臉部也會出現輕微的腫脹。
輕度的腫脹是正常的,但如果伴隨高血壓及蛋白尿,那就有妊娠高血壓的危險,要及時咨詢產檢醫生。
二、怎樣分辨是胖還是水腫?
想要分辨自己是不是孕期水腫,孕媽媽可以在孕中期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腳和腿,如果發現有明顯的腫脹,而且用手指壓下去腫脹部位后皮膚會明顯凹下去、不會很快恢復的就可能是孕期水腫。

而當孕媽們在孕期胃口大開,沒有切實控制體重,到了孕后期體重一下子增加很多,這可能只是超重的“胖”,不是水腫哦~
三、水腫嚴重要限制喝水嗎?
孕期不必因為擔心水腫而不敢喝水,因為孕期下肢水腫是子宮壓迫或攝取太多鹽分,鹽分所含的鈉會使體內水分滯留所照成的,并不是喝太多水的關系,所以孕媽們仍要適當喝水。
四、如何緩解孕期水腫?
1、充足的休息
孕媽媽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不能過于緊張和勞累。
每餐后最好休息半小時,下午最好休息兩小時,每晚應睡9-10小時。
如果上班地點沒有條件躺下休息,可以在午飯后將腿抬高放在椅子上,促進腿部血液循環。

2、按摩小腿
腿部水腫的時候我們通過按摩能緩解腿部的水腫。自己可以適量按一按,到月份大的時候可以讓家人幫忙每天按摩。經常進行按摩的話還會減少孕期腿部抽筋的現象。
3、臨睡前抬高雙腿
孕媽媽在臨睡前抬高雙腿15-20分鐘,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回流、減輕靜脈內壓的作用,不僅能緩解孕期水腫,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的發生。

4、注意適度活動
水腫的現象是因為子宮變大之后壓迫了靜脈血管導致的,長時間不運動的孕媽媽更容易出現水腫的現象。
所以在孕期要保持適量的運動,對減輕水腫有一定好處,同時能促進胎兒的成長。
五、孕期水腫吃什么?
孕媽媽出現水腫現象,先不要驚慌。在日常生活中,對飲食多加留意,注意飲食均衡,也可以緩解水腫現象。
1、攝取高蛋白、低鹽飲食
每天都應攝取優質的蛋白質,例如家禽、家畜、肉、魚、海鮮、貝類、蛋類、奶類及奶制品、黃豆制品(如豆漿、豆腐、豆干、素雞、豆包、干絲)等。

懷孕之后孕媽媽對于鹽分的調節功能會不如孕前,所以在這個時間段內要避免吃高鹽的食物。否則鹽分攝入過多,也會造成身體水腫,這點非常重要哦!
2、進食足量的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們可以提高機體抵抗力,加強新陳代謝,還具有解毒利尿等作用。
3、少吃或不吃難消化和易脹氣食物
如油炸的糯米糕、白薯、洋蔥、土豆等,以免引起腹脹,使血液回流不暢,加重水腫。
4、多補充維生素B1
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包括酵母、肝臟、全谷類(如糙米)、黃豆、莢豆類、小麥胚芽、馬鈴薯,其中以動物性來源利用率較高。但從飲食攝入量來看,植物性來源為我們平常攝取維生素B1的主要途徑。
5、攝取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
被認為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包括蘆筍、洋蔥、大蒜、南瓜、冬瓜、菠蘿、葡萄、綠色豆子、薏仁等。減少攝取高糖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