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體的“第二大腦”,是人認識事物特征的重要器官,美國著名生物學家曾通過實驗發現:人體手部有100多萬根神經纖維,如此密集的神經將手與大腦緊密相連,兩者協同作業,可以完成最精細的運動。
嬰幼兒精細動作的發育關系到兒童將來學習、生活、工作技能的掌握,故十分重要!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寶寶手功能的發育進程吧~
1個月:兩手握拳,受刺激后握得更緊。
2個月:兩手依然呈握拳狀態,但緊張度逐漸降低。
3-4個月:能將雙手放到面前觀看并玩弄自己的雙手,出現企圖抓握東西的動作。

4個月:能在拇指參與下抓住物體。
5個月:能抓到一手距離之內的物體。
6-7個月:能在雙手間有意識地準確地傳遞物體。
8個月:能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抓取物體。
9-10個月:能用拇指與食指取物體。
10個月:能主動松手放棄手中的物體。
10-12個月:能握筆涂鴉,會幾頁幾頁地翻書。
12-15個月:能疊2-3塊積木。
18個月:會用勺子。

2歲:能疊6-7塊積木,逐頁翻書。
2-3歲:能疊8塊積木,臨摹畫直線。
3歲:能疊9-10塊積木,臨摹畫“O”和“+”。
4歲:能自己穿衣,畫正方形及簡單的人。
5歲:能寫簡單的字,畫人的部位增多。
6歲:能畫三角形以及房屋、汽車、花草等。
兒童保健科介紹
婺源縣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2014年從大保健科正式獨立出來,一貫秉承“兒童健康以預防為主,早防早治”的宗旨,針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及心理行為開設了多種相關檢查項目及指導與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健康體檢:定期監測孩子的體格發育和心理行為發育,予以專業指導,讓孩子能得到早期綜合發展。
2.營養性疾病:如營養不良、肥胖、維生素A維生素D缺乏、營養性貧血等。
3.矮小癥,性早熟。
4.心理行為異常:如自閉癥、多動癥、語言發育遲緩等。
5.高危兒管理:對早產兒、出生窒息,出生低體重兒等有高危因素特殊寶寶的預見性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