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百日咳今年已致13人死亡#
話題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
不少人聽到“百日咳
第一反應可能都是
這個病不是已經打過疫苗了嘛
怎么殺傷力還這么大?
讓我們一起了解“百日咳”
一、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鮑特菌(也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通過空氣播散、飛沫傳播。
臨床表現以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咳嗽終末伴有雞鳴樣吸氣性吼聲(回勾音)和外周血淋巴細胞增多為特征。由于病程可長達2-3個月,故名“百日咳”。
二、為什么說百日咳再現?
我國兒童疫苗接種覆蓋率較高,自1978年將百白破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后,百日咳發病率在我國得到很好的控制。
但近年來百日咳發病有上升趨勢,根據國家疾控局官網數據,2024年1至2月全國報告百日咳32380例,是2023年同期的近23倍,接近2023年全年報告病例數。
2023年12月,國家衛健委發布《百日咳診療方案》指出,全球范圍內,百日咳發病年齡高峰已從嬰幼兒轉移至青少年及成年人,后者已成為嬰幼兒百日咳的主要傳染源。
三、百日咳發病率為什么升高?
1.人群普遍易感。任何年齡都可以感染百日咳;
2.百日咳疫苗免疫效力不持久。疫苗接種所產生的抗體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一般接種3~5年后保護性抗體水平下降,12年后抗體幾乎消失;
3.抗生素耐藥與細菌變異也是原因。如百日咳鮑特菌產生變異,對紅霉素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產生耐藥。
四、百日咳如何傳播?
百日咳患者、隱性感染者以及帶菌者為本病的傳染源,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密切接觸傳播,所以攜帶百日咳桿菌的家長們,也會傳染給寶寶。
五、百日咳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當患者吸入含有百日咳桿菌的氣溶膠后,細菌吸附到呼吸道纖毛上皮細胞并在細胞內進行增值,經過一段時間的潛伏期后,可出現典型的百日咳3個臨床時期:卡他期、痙攣性咳嗽期、恢復期。
1.卡他期:表現為流涕、打噴嚏、流淚、咽痛、陣發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多無發熱,或初期一過性發熱。該期排菌量達高峰,具有極強傳染性,持續1-2周。
2.痙咳期:通常表現為陣發性痙攣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氣性吼聲,反復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日輕夜重,睡眠期間痙攣性咳嗽更為突出,影響睡眠。
3.恢復期:痙咳逐漸緩解,咳嗽強度減弱,發作次數減少,雞鳴樣吼聲逐漸消失,陣發性痙咳癥狀可持續數周或數月。
典型百日咳癥狀多見于學齡前兒童,但小嬰兒可表現為陣發性呼吸暫停、發紺和抽搐,咳嗽可不明顯,而大兒童和成人雞鳴樣吸氣性吼聲不明顯,可表現痙咳間隙長吸氣。
大兒童及成人因為癥狀不典型而容易忽視或誤診,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則可能將本病傳染給嬰幼兒。因此成人成為了兒童患百日咳的主要傳染源!
門診工作中遇到疑是百日咳的患兒,追問家中往往已經有照看患兒家屬先于患兒咳嗽有一段時間了。
六、如何防治百日咳?
1.接種疫苗:按時接種疫苗是最好的預防措施,未接種疫苗的要進行補種。
2.控制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家中有咳嗽的病人要注意呼吸道隔離,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風。
3.盡早治療:用藥強調一個“早”字:醫生會給予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進行治療,如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越早用藥越好。
耐藥者可選用復方磺胺甲噁唑,但要注意禁忌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