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還偏瘦,家里老人懷疑肚子里有蟲子,想給孩子吃打蟲藥,可以嗎?
寶寶夜晚磨牙了,是不是長蟲子了?
寶寶臉上突然有白斑,是不是長蟲子了?
都說孩子每年要吃一次打蟲藥,我家孩子剛滿一歲,需要吃嗎?”
類似的疑問,相信不少家長都遇到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驅蟲的那些事!
“打蟲”對于很多80后、90后的寶爸寶媽來說,是兒時一種驚奇的體驗:每年都讓吃那一顆黃色的寶塔糖,吃起來甜甜的,吃完不久往往能排出數條白色的蟲子,很是神奇。孩童時因零食匱乏,每年還很期待能吃上它�,F在我們的娃也長大了,是否還要吃打蟲藥呢?
寶寶到底需不需要打蟲?什么時候需要打蟲?當然首先要搞清楚寄生蟲是怎么來的!
一、寄生蟲是怎么來的?
寄生蟲多是吃進來的,蟲卵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入人體。
1、喝生水或未完全燒開的水,有可能將寄生蟲卵帶入人體內。
2、未洗凈的生鮮果蔬、未煮熟的魚肉類,容易有寄生蟲卵。
3、蒼蠅、蟑螂會攜帶蟲卵污染食物。
4、沙土中可能藏有寄生蟲卵。
孩子喜歡坐在地上玩耍,手與全身很可能沾染到蟲卵,如果寶寶有吸吮手指頭或飯前不洗手的習慣,蟲卵就會乘機進入體內。
二、怎么確定肚子里是否有蟲?
白斑、磨牙、肚子疼,這些信號對不對呢?——肯定不準確。
1、白斑:很多人稱為蟲斑,但實質上是學名為“白色糠疹”的良性皮膚病,它與寶寶過敏、天氣干燥、日曬和沐浴的頻率有關,與肚子里的寄生蟲無關。平時避免暴曬,抹點潤膚露,注意寶寶營養均衡就好。
2、磨牙:有可能是因為寶寶白天玩的太瘋,或是正處于出牙、換牙階段,亦或者是牙齒咬合不好,牙齒不齊導致;磨牙和寄生蟲感染并無直接關系。
3、肚子疼:感染蛔蟲,確實會有肚子疼的表現。但引起肚子不舒服的原因太多了:過敏、腸炎、便秘等都會表現為腹部不適。所以,不能單因這一條,而判斷孩子感染。
三、那怎么判斷有沒有蟲子呢?
要么眼見為實,要么糞便檢查。
1、親眼看見孩子拉出蟲子,比任何化驗方法都更為可靠。
比如蟯蟲,大小也就1cm的樣子,細細的像個小線頭。夜間喜歡從肛門爬出來產卵,引起孩子肛門瘙癢、睡眠不安,可以等孩子睡著后看看孩子的肛門是否有蟲。
2、有些家長通過上述方法沒有看到蟲卵,但仍然懷疑孩子肚子里有蟲。這時候,家長可以用干凈的塑料袋或者保鮮袋/膜,取孩子2個小時內的大便,送到醫院化驗,看看是否有蟲卵。
蟲卵的排出常常是間歇性的, 應多次留取新鮮糞便,重復檢查。
四、一旦確認有寄生蟲,就要遵循醫囑用藥啦!
阿苯達唑類藥物(如腸蟲清),是目前醫生最常開的。它能殺滅蟲卵,用于治療蛔蟲、蟯蟲、鞭蟲、鉤蟲等多種腸道寄生蟲感染。(注意<2歲如非必要一般是不建議吃的)
驅蟲藥建議最好在晚上睡覺前或是空腹時服用,因空腹時服用,藥物在腸道內的濃度較高,可以提高殺蟲的效果。
另外,在服用驅蟲藥之后,家長應該給寶寶多吃一些含有粗纖維的食物,比如芹菜、粗糧、白菜、蘋果、香蕉、火龍果、梨等,有助于蟲體的排出。
請注意:口服阿苯達唑一般是沒有蟲子排出的!!
五、如何預防寄生蟲感染?
不吃生的食物,如半熟的肉類、生魚片等這類的食物,不吃未洗凈的蔬菜、瓜果。
飯前便后洗手,注意生活衛生。勤給寶寶剪指甲,指甲縫里容易藏匿蟲卵。不讓寶寶吸吮手指。
勤曬被褥,勤換洗內衣褲,在外盡量少給寶寶穿開襠褲。
定期對玩具、食具、桌椅、地板進行消毒。
家里有寵物的,寵物要及時驅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