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縣婦幼保健信息
2017年 第二期 總第56期
婺源縣婦幼保健院主編 2017年7月4日 簽發人:方忠偉
婦保科2017年第二季度工作匯報
一、對上半年工作進行總結:
1.2017年上半年全縣產婦總數2817人,活產數2828人,其中產前建卡2698數人,建卡率95.46%,產前檢查2730人,檢查率96.53%;孕早期檢查2676人,孕早期檢查率94.63%;產后訪視2682人,產后訪視率94.84%;住院分娩活產2828人,住院分娩率100 %;孕產婦系統管2496人,管理率88.26%;高危孕產婦453人,住院分娩453人,高危管理率100%。
2、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項目:2017年上半年,我縣共有1949位產婦接受了HIV、梅毒、乙肝表面抗原免費檢測,在縣內定點分娩機構分娩孕產婦受檢率100%,查出乙肝表抗陽性孕產婦70例,并全部為所生嬰兒免費注射了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為100%;
3、查出梅毒感染孕產婦6例,全部給予治療、上報及隨訪;查出艾滋病感染者1例,給予服藥治療,所生兒童預防性用藥,兩次檢測陰性。
4.我縣于2016年12月16日開始實施免費婚檢政策,至2017年3月31日,共有921對夫妻接受免費婚檢,查出女性艾滋病感染者1例,及時上報,由地病院進行管理,查出女性梅毒感染者4例,全部給予治療、上報及隨訪,做到三級預防。
二、對全縣鄉鎮衛生院進行督導,總結如下:
一、鄉鎮衛生院婦產科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專業知識不夠全面,婦幼保健工作人員兼職多、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非本專業人員從事婦保工作,導致有些工作不到位;
二、基層孕產婦系統管理有難度,由于鄉鎮婦產科技術人員技術薄弱,大部分孕婦不愿在鄉鎮進行系統產前檢查,不利于鄉鎮婦保人員及時掌握信息,孕產婦流動性大,不利于系統管理。
※※※※※※※※※※※※※※※※※※※※※※※※※※※※※
2017年第二季度兒童保健科
兒童保健科門診2017年第二季度體檢1720人,其中新建檔786人。5、6月份對縣城轄區40所幼兒園兒童26400名兒童進行了體格檢查,發現體重低下有63人,生長遲緩62人,肥胖56人,齲齒2029人,心臟雜音20人,肺部啰音9人,包莖382人,貧血16人,雞胸4人,,讓各幼兒園老師通知家長帶這些兒童來我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5、6月份還對縣城轄區幼兒園進行了衛生保健質量評估,并把質量評估報告向縣衛計委與教委進行匯報。
6月份收到省衛計委關于做好2017年省級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創建工作的通知的文件,我科積極認真準備申報示范基地工作。
※※※※※※※※※※※※※※※※※※※※※※※※※※※※※
短消息
☆2017年4月1日 省內外專家來我院進行風濕病義診并作流行病學調查培訓。
2017年4月13日 下午召開黨員活動會。
2017年5月15日 下午全院進行黨員干部黨章黨紀黨規知識考試。
2017年5月25日 “母嬰安全,優生優育活動月”今日在賦春鎮義診宣傳。
2017年5月27日 省中醫院專家來我院義診。
2017年6月8日 下午召開“七一”前夕院黨支委及全體黨員會議,推薦先進黨員,先進黨務工作者候選人,上報公示,并布置紀念建黨96周年慶祝活動的各項工作。
2017年6月23日 今天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去弋陽“方志敏紀念館”舉行專題活動。
2017年6月25日 上午召開中層以上干部會議,傳達縣衛計委有關“災后生產自救、防病治病”的會議精神并布置工作。
2017年6月29日 我院抽調15位醫護人員支援秋口思口受災鄉鎮環境消毒工作。
※※※※※※※※※※※※※※※※※※※※※※※※※※※※※
[保健知識]
洪澇災害災后防病知識要點
洪澇災害發生后,由于飲水飲食衛生狀況惡化、環境污染、病媒生物滋生、人群接觸機會增加及抵抗力下降等因素影響,容易發生各種傳染病特別是腸道傳染病、蟲媒和自然疫源性傳染病等疾病的增加,做好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十分重要。
腸道傳染病是病原體經口侵入腸道并引起腹瀉和/或其他臟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類疾病。災區常見腸道傳染病主要有細菌性痢疾、霍亂、傷寒和副傷寒、其他如沙門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腸彎曲菌、致病性大腸桿菌等細菌引起的細菌性感染性腹瀉病、病毒性腹瀉病(輪狀病毒、杯狀病毒、腸道腺病毒和星狀病毒感染性腹瀉),以及寄生蟲腹瀉病。其他腸道傳染病還包括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條件下長期存在、在野生動物間流行,并在一定條件下會感染人類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比較顯著,由于洪災期間自然環境的改變,包括溫度、濕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棲息地變化影響了病原體、傳染源、傳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長繁殖和生活習性;另一方面,自然災害發生期間,災區群眾居住條件惡劣、營養不良、精神心理壓抑,使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及災區衛生防病措施被損害等均易導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發。洪災后需要重點預防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有腎綜合征出血熱(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瘧疾、血吸蟲病、鼠疫、炭疽、布魯氏菌病等。
以下為洪澇災害后重點疾病防控要點:
1、霍亂;不進食生的海(水)產品,海(水)產品加工存放容器要做到生熟分開,煮熟后食用,清洗海鮮人員要徹底洗手再接觸食品和餐具;不喝生水,只喝開水、合格瓶裝水;避免大型聚餐和吃剩飯菜;不隨地大小便,更不要在水井和河邊大小便;發生無痛性腹瀉和嘔吐須立即就醫;糞便和嘔吐物污染的地面、容器、廁所、水龍頭、衣物被褥等應進行清潔和消毒。
2、細菌性痢疾;不進食未洗凈的瓜果、蔬菜,瓜果要削皮吃,少吃涼拌菜,不吃或少吃熟肉涼盤食物;食用生大蒜有助于預防;食物加工要煮透;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防止飯菜被蒼蠅叮爬;不喝生水,只喝開水、合格瓶裝水。不隨地大小便。發生水樣便、稀便、膿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應立即就醫。兒童發生高熱驚厥應就醫排除是否為中毒性痢疾。
3、傷寒和副傷寒;不進食未洗凈的生菜和瓜果;不吃未煮熟的貝類等海鮮。不喝生水,只喝開水、合格瓶裝水;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隨地大小便。目前傷寒、副傷寒病情一般不典型,當出現3天以上發熱,頭痛、食欲差,排除感冒等疾病,有不潔食物或生冷食物進食史,應立即就醫治療。
4、甲型肝炎;不進食未洗凈的生菜、不吃未煮熟的貝類等海(水)產品。不喝生水,只喝開水、合格瓶裝水;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不隨地大小便。不共用水杯等餐具用具;出現皮膚、眼睛鞏膜發黃、惡心、厭油膩、食欲差等消化道癥狀應立即就醫治療。從事飲食服務、垃圾糞便處理、或者一般人群根據專業機構推薦接種甲肝疫苗。
5、手足口病;經常用清水和皂液洗手,特別是在接觸口鼻前、進食或處理食物前、如廁后、當手被水皰、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時、更換嬰兒尿墊后及處理被污染的物品后要徹底洗手。經常清潔和消毒日常接觸的餐具、用具、物品或表面(如家具、玩具和共用物品)以及分泌物、嘔吐物和糞便等污染的物品用具。盡量不要共用毛巾或其個人物品。成人外出回家應更換清潔衣服和洗手后再接觸嬰幼兒不要喂食嬰兒成人咀嚼過的食物;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如玩耍、接吻等。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家居或幼兒園室內做好通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