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診病人要做到首診負責制,要密切結合臨床,注意患者的輕、重、緩、急;對急、重癥患者優先診療,確保“急診綠色通道”。需預約時間的檢查應詳細交待術前注意事項。
2、認真履行崗位責任制和各類人員職責,做到既有明確的分工,又能充分的協調與配合。
3、嚴格執行各項操作規程、規章(如內鏡的操作規程、內鏡清洗消毒規程、內鏡質控措施、內鏡消毒監測及保養維護等);接診病人時,要查問病史,體查,審查申請單是否符合規范,掌握禁忌癥;內鏡診療時應認真負責、難病要會診討論。操作力求輕巧、細致、全面,嚴防并發癥。
4、術后按規范清洗消毒內鏡;按規范及時填發報告,對做粘膜活檢病理者,術前應親自過問病理檢查結果,以便修正最初的診斷,必要時可進行復查,或作其它檢查,直至明確診斷為止。
5、歸檔保管好種檢查記錄,未經批準的各種醫療檢查記錄及登記不得借出。
內鏡護士工作職責及要求
一、職責
在科室主任的領導下協助醫生作好檢查、內鏡治療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的清洗消毒、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資料登記等工作。
二、要求
1、提前準備好醫生檢診所需用品,如彎盤、口圈、干紗布、酒精紗布、注射用水、活檢鉗等;調配、檢測消毒液濃度,確保達到消毒要求。
2、正確連接電路,規范清洗消毒內鏡,安裝內鏡,開機備用。
3、接檢查申請單時,核對病人姓名、檢查或治療目的;了解患者是否做好了術前準備;初步了解其有無禁忌癥;根據診療目的備好所用器材,若為內鏡治療病人應準備好相應器材,如息肉摘除須準備圈套器、高頻電等;做好心理護理,消除病人緊張情緒。
4、協助病人擺好體位,胃鏡一般采用左側臥位,兩腿自然彎曲,取下假牙妥善保管。進鏡時囑病人全身放松,插入后若有惡心,囑其做深呼吸。腸鏡一般采用左側緊屈大腿側臥位進鏡,必要時變換體位。
5、術中既要協助醫生做好護鏡、扶鏡、送鏡、退鏡及活檢等工作;又要注意患者的不良,胃鏡檢查時特別要注意患者嗆咳與誤吸;腸鏡檢查時要特別注意心血管不良反應。
6、完成一例檢查或治療后,按順序關閉主機→冷光源,分離連接器與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內鏡,按“內鏡清洗,消毒規范2004”進行清洗、消毒與登記,以備下一病人檢查。
7、完成全天檢查治療后按順序關閉主機→電視顯示屏→冷光源→吸引器;分離連接器與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內鏡按“內鏡清洗、消毒規范”進行終末清洗、消毒;并將各種器械物品歸位整理,內鏡要穩妥懸掛儲存于專用內鏡柜內;內鏡柜每周消毒一次。
8、診療結束后,整理申請單和報告單,按要求登記檢查結果及統計相關報表(如日、月、季、年工作量等)。
內鏡室醫生職責
一、在科主任的領導下,完成內鏡室日常的診斷、治療及所分配的其它工作;
二、與護士一起,組織實施有關內鏡室的管理規定與制度;
三、負責對下級醫生和進修醫生的指導與帶教;
四、負責內鏡檢查與治療的質量控制;嚴格執行診療的各項規程、規章;
五、制定符合實際的培訓計劃及業務學習計劃,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
六、交待有關的醫療建議,解答患者詢問;
七、密切聯系臨床,加強信息反饋,做好內鏡診療與臨床、手術、病理的追蹤隨訪。
八、愛惜儀器,正確使用儀器,落實儀器的保養與維護。
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及登記制度
1、內鏡室要做好內鏡清洗消毒的登記工作,登記內容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內鏡型號、清洗時間、消毒時間、清洗人等事項。
2、消毒劑嘗試必須每天定時監測并做好記錄。保證消毒效果。
3、消毒后的內鏡應當每季度進行生物學監測并做好記錄。消毒后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細菌總數(2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滅菌后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無菌)。
4、監測方法:(1)采樣方法:監測采樣部位為內鏡的內腔面。用無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緩沖液,從待檢內鏡活檢口注入,用15ml無菌試管從活檢出口收集,及時送檢,2小時內檢測。(2)菌落計數:方法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