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消除艾梅乙母嬰傳播專欄 | 消除艾梅乙母嬰傳播核心知識 | |
作者:婺源婦幼…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15408 更新時間:2024-6-25 16:14:00 文章錄入:婺源婦幼保健院 責任編輯:婺源婦幼保健院 | |
|
|
一、為什么要消除“艾滋病”母嬰傳播 聯合國在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提出要“消除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疾病 ”。中國政府也向世界積極承諾消除“艾滋病”母嬰傳播,并于2017年11月啟動了“消除艾滋病母嬰傳播,中國在行動”。消除艾滋病母嬰傳播是“邁向零艾滋”的關鍵舉措,關乎千萬家庭的幸福,關乎社會和諧與文明進步。 二、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項目介紹 2017年,我國啟動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試點項目,2020年全國推廣。目前,我省孕產婦 HIV、梅毒和乙肝篩查基本實現應檢盡檢,母嬰傳播率控制在較低水平,2022年底我省正式啟動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工作。消除母嬰傳播、孕育未來希望,江西正在全力以赴。 三、“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 ”公眾應知應會十條 1、母嬰傳播是指胎兒在子宮內通過胎盤、分娩過程中或通過喂養途徑感染上與母親相同的疾病。 2、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均有可能通過母嬰傳播。 3、通過醫療手段,可以有效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 4、通過規范治療,感染的孕婦可以分娩健康的寶寶。 5、在婺源,每一個孕婦均可以獲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費篩查的服務。 6、一旦懷孕,準媽媽應盡早檢測,及時掌握自己的感染狀況。 7、對感染的孕婦,醫務人員會采取措施,最大程度的減少對胎兒健康的損害。 8、醫務人員會對感染的孕婦在分娩過程中提供安全助產服務。 9、感染的孕婦需要督促孩子父親至醫院檢查和治療,這樣才能避免再次感染。 10、感染的孕婦產后應定期接受治療、隨訪,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認證指標 (一)效果指標 艾滋病母嬰傳播率<2%; 先天梅毒發病率≤50/10 萬活產; 乙肝母嬰傳播率≤1%。 (二)過程指標 孕產婦產前檢查率≥95%; 孕產婦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率≥95%; 孕產婦孕早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率≥70%; 艾滋病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抗病毒用藥率≥95%; 梅毒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治療率≥95%;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孕產婦所生兒童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及時接種率≥95%; 艾滋病暴露兒童早期診斷檢測率≥95%; 孕產婦配偶艾滋病、梅毒檢測率≥85%;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全程規范管理率≥85%。 五、婺源縣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惠民措施 1、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檢查服務。 2、免費為初次建卡的孕婦提供HIV、梅毒和乙肝篩查服務。 3、免費為HIV感染孕產婦及所生兒童提供抗病毒治療服務。 4、為HIV感染孕產婦提供住院分娩補助和嬰兒奶粉補助。 5、免費為HIV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提供艾滋病感染早期診斷和隨訪服務至18月齡。 6、為梅毒感染孕產婦提供規范治療及所生兒童先天梅毒防治補助。 7、免費為梅毒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提供梅毒血清學檢測服務至18月齡。 8、免費為乙肝感染產婦所生新生兒提供乙肝疫苗接種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9、免費為乙肝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在乙肝疫苗最后劑次接種后1-2月提供乙肝免疫效果評估。 六、全程干預服務——孕期篩查檢測 開展助產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務必認真落實“逢孕必檢、首診負責”。為所有孕產婦(包括流動人口)在孕 12+6周前或初次產前檢查時,主動提供免費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與咨詢服務,分娩前再次進行艾滋病、梅毒檢測,臨產時才首次到助產機構的孕產婦要確保及時獲得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檢測與咨詢。 七、全程干預服務——抗病毒藥物應用 對于感染艾滋病的孕婦,相關醫療機構要提供免費的藥物治療,準媽媽們須按照專業醫生提供的建議,選擇合適的用藥方案,盡早、及時、規范地用藥。同時,醫療機構還應提供安全性行為指導、感染癥狀和體征檢查、療效評估、營養支持、心理支持、性伴告知與檢測等服務。孕產婦一旦發現感染,聽從醫囑、規范用藥是預防母嬰傳播成功的關鍵。 八、全程干預服務——安全助產及新生兒保護 根據專業醫生的建議,確定分娩機構,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及時到機構待產。分娩時,醫生應盡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嬰傳播風險的損傷性操作來保護胎兒。新生兒出生后,醫生及時使用流動溫水進行清洗,并且清理新生兒的鼻腔及口腔粘膜,縮短接觸母親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時間,同時避免損傷皮膚和黏膜,最大程度降低新生兒感染的風險。 九、全程干預服務——嬰兒預防性用藥 艾滋病感染孕產婦的嬰兒出生后,醫療機構應在出生后6小時內開始給嬰兒喂服抗病毒藥物,預防艾滋病感染。對所有梅毒感染孕產婦所生兒童,出生后即實施預防性青霉素治療。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產婦所生兒童,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接種首劑乙肝疫苗,同時注射100國際單位乙肝免疫球蛋白。 十、全程干預服務——喂養指導 艾滋病 感染HIV的產婦在喂養新生兒時應選擇嬰兒配方奶粉、牛奶或羊奶等進行人工喂養。避免母乳喂養,杜絕混合喂養。 艾滋病毒可存在于患者的乳汁中,同時母乳喂養過程中乳頭皸裂、破損會增加寶寶感染HIV的風險。 而混合喂養可能會導致寶寶胃腸道炎癥反應,從而增加感染HIV機會。 梅毒 梅毒感染陽性孕產婦所生嬰兒:實行了孕期母嬰阻斷,嬰兒除外先天梅毒且母親給予正規的抗梅毒治療,無乳頭皸裂和乳腺炎時可以母乳喂養。因為母乳中沒有梅毒,不會通過母乳傳播。 如果乳房、乳暈上有梅毒瘡或者破損傷口,要暫停親喂,改用手擠奶或者吸奶器來排出乳汁,進行消毒,直到傷口愈合為止再恢復親喂。 乙肝 新生兒在出生后12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獲得雙重免疫保護作用),可接受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母親的哺乳。 喂養時的注意事項: 1、喂養前先洗手,用溫熱的干凈毛巾輕擦拭乳頭后再給嬰兒喂奶。 2、母親乳頭破裂、出血、伴有漿液性滲出或新生兒口腔有潰瘍,暫停母乳喂養。 3、嬰兒和母親的用品要隔離。嬰兒要有獨立的毛巾、臉盆、喝水用的杯子。 十一、全程干預服務——嬰兒檢測與隨訪 1、艾滋病感染孕產婦所生嬰兒 ♡嬰兒檢查與隨訪:出生后48小時內、6周、3個月進行早期診斷,于兒童滿12和18月齡時,分別進行隨訪和體格檢查,同時觀察有無感染癥狀出現。 2、梅毒感染孕產婦所生嬰兒 ♡嬰兒檢查與隨訪:出生時、3、6、9、12、15、18月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測和隨訪,并觀察有無先天梅毒癥狀,直至排除或診斷先天梅毒。 3、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的孕產婦所生兒童 ♡出生后12小時內接種乙肝免疫球蛋白和首劑乙肝疫苗(危重癥新生兒在生命體征平穩后盡早完成主被動免疫接種)。 ♡嬰兒檢查與隨訪:足月兒乙肝疫苗第2劑在1月齡時接種,第3劑在6月齡時接種(早產兒請遵醫囑),請在完成最后劑次乙肝疫苗接種后1-2個月后接受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體檢測,及時獲知有無感染乙肝病毒。 十二、如果不干預,“艾梅乙 ”母嬰傳播的幾率有多高? 1、艾滋媽媽發生母嬰傳播的幾率約為 25-45%。 2、梅毒媽媽發生母嬰傳播的幾率可高達 60-80%。 3、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孕產婦發生母嬰傳播的幾率平均為 40-50%。 4、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核心抗原(HBeAg)雙陽性的孕產婦母嬰傳播幾率為 90-100%。 |
|
![]() ![]() |